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?一位资深情报专家,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斯科特·里特,自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来,几乎每个月都在预测乌克兰即将全面瓦解。这个“末日审判”,仿佛永远都在下一站,迟迟不来。
回顾一下,他最早在2022年4月就放话俄军必胜。2023年4月又重申一遍。今年1月,他对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援乌方案嗤之以鼻,认为注定失败。
到了今年3月,里特还专门发了份分析,强调俄罗斯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。今年5月,他称赞普京提出的和平提议,那是妥妥的“战略杰作”。
而到了今年6月,他又发出“末日”警告,说乌克兰要么彻底瓦解,要么战争急剧升级。就在最近,也就是7月,里特再次斩钉截铁地说:乌克兰已经快撑不住了,西方却还在自欺欺人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种一再推迟的“预言”,究竟是真知灼见,还是一场意图深远的“心理战”呢?
乌克兰的“剧本杀”
里特可不是随便说说,他甚至给乌克兰的“最终结局”写了个详细的剧本,连时间和路线图都仿佛跃然纸上。在他眼里,俄军根本就是势不可挡,会一路高歌猛进,占领乌克兰东南部好几座关键城市。
比如哈尔科夫、敖德萨、尼古拉耶夫,还有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。这些城市不仅人口稠密,更是经济和交通枢纽。一旦它们全部落入俄方之手,乌克兰的版图就得缩水一半以上,只剩下西北部一小块,几乎成了个“内陆国”。
里特声称,西方国家给的援助太零散,根本就是杯水车薪,无法根本上改变乌克兰自身资源耗尽的困境。因此,乌克兰的失败,是迟早的事,而且会来得非常迅速。俄军那种“无可匹敌的实力”,才是决定因素。
他甚至还评价普京今年5月提出的和平提议,称其为一场向乌克兰方面施压的“战略杰作”。而对于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援乌计划,里特更是直接断言:那玩意儿“注定失败”,毫无指望。这明摆着,就是想塑造一个“俄方高瞻远瞩,西方步履蹒跚”的闭环叙事。
预言家还是宣传家?
斯科特·里特的身份,确实够唬人: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,前联合国武器检查员。但奇怪的是,这位“权威专家”在俄乌问题上,却立场鲜明地站在俄罗斯一边。
他频繁上节目、写文章,有组织、有策略地构建并传播着他的“乌克兰崩溃论”。也难怪早在2022年,乌克兰的反虚假信息中心就直接给他盖章:这就是个“俄罗斯宣传者”,根本不是啥客观分析。
里特不仅常给俄罗斯官媒RT、卫星社撰稿,他的言辞也异常激烈。比如,他曾把乌克兰比作“需要射杀的狂犬”,甚至用“纳粹对待犹太人”来形容乌克兰,这些超乎寻常的比喻,显然超出了专业分析的范畴。
与里特持有相似观点的,还有美国前陆军上校道格拉斯·麦格雷戈。他也看衰乌克兰,甚至预言这场冲突将在今年结束,乌克兰根本撑不到年底。这说明,这并非孤立的声音,而是一个特定“舆论场”的集体表演,试图引导外界对战局的判断。
预言与现实的“错位”
当里特精心编排的“崩溃剧本”,遇到真实的战场,我们看到了明显的“错位”。俄乌冲突确实已经持续三年多,战火不断,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非常巨大,但战况却没按他的剧本走。
俄罗斯目前控制的乌克兰领土,大约占20%,主要集中在东部。这跟里特说的“占领一半以上”,拿下哈尔科夫、敖德萨这些核心城市,显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。
俄军在扎波罗热等地确实有进展,但推进速度远没达到里特口中那种“不可阻挡”。乌克兰防线在库皮扬斯克和波克罗夫斯克压力巨大,俄军也对苏米、哈尔科夫发动猛烈空袭,但至今都未全面崩溃。
乌克兰军队凭借顽强的抵抗意志,以及西方国家持续提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,得以维持战线,并持续与俄军形成拉锯态势。这说明,“国际援助”这个关键变量,在里特的剧本里显然没有被充分计算进去。
此外,尽管俄罗斯似乎能在国际制裁和经济隔离中维持其战争机器的运转,但战争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代价。有估算称俄军伤亡可能高达百万,这跟里特描绘的俄军“无可匹敌”的轻松姿态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这场战争不仅让国际社会因立场不同而分裂,还直接推高了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,这对贫穷国家造成了尤为严重的冲击。无论最终如何收场,乌克兰的重建,都将是漫长而艰巨的工程。
预言背后的“信息战”
综合来看,里特的“乌克兰崩溃论”,因为时间点一再延迟,加上他本人鲜明的立场和为俄官媒发声的背景,与其说是军事分析,不如说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信息战。
这种信息战的核心,很可能就是想削弱西方国家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决心,顺便打击乌克兰民众的士气。它披着“权威专家”的外衣,试图通过看似专业的预测,来影响舆论,而非提供中立的战场观察。
真正的战局走向,可不是谁写个“剧本”就能定夺的。它取决于前线士兵的韧劲儿,取决于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到底能走多远,也取决于援助的规模和时效性。
更要看冲突各方内部的政治经济变化,还有各自民众的社会凝聚力。在各种“预言”和“反预言”的喧嚣里,这场冲突的最终走向,依然是未知数。寻求和平解决的路径,或许才是此刻最该思考的问题。
股票配资大全,配资网上炒股配,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