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6年农历七夕,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,梁启超受邀担任证婚人。依照习俗,担任证婚人被视为一项庄严的职责,这不仅体现了新人对证婚人的敬重,也寄托着他们渴望获得祝福的愿望。
作为证婚人这一身份令梁启超极为不满。在徐志摩的再三恳求下,他才勉强应允。在梁启超看来,徐陆二人皆属再婚,对待前段婚姻态度轻率,加之性格不合,实在不宜结合。
在这场庄严的婚礼上,作为长辈的梁启超对新人提出了郑重告诫。面对满堂宾客,他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志摩啊,你生性不稳,学业无所建树;感情多变,离异再娶。小曼,婚姻大事要慎重,做好贤内助的本分,切莫干预丈夫的事业。你们都有过离异再婚的经历,都曾在感情上不够专注。从今往后,要深刻反省,洗心革面!愿这次婚姻成为你们的终身归宿!”限于篇幅,仅节选部分证婚词。
梁启超的严厉斥责令整个婚宴陷入沉寂,"在场的新人与宾客都感到一阵寒意,如此尴尬的婚礼场面实属罕见。"回到家中的梁启超,心中郁结难平,更坚定了对子女婚姻教育的决心。他深刻意识到,婚姻大事关乎一生,绝不可草率对待,必须深思熟虑。
梁启超经过慎重考虑,决定致信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梁思成,这封信被命名为《给孩子们的信》。当时,梁思成与林徽因正在美国求学,梁启超早已将林徽因看作准儿媳,因此信中提及的"孩子们"也将她包含在内。
梁启超在信中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:"昨日我被迫参与了一件令人不悦的事情——为徐志摩主持婚礼。他的新娘是王受庆的前妻,在与志摩相恋后便与丈夫离异,这种行径实在有违道德。我多次劝告志摩,但始终未能奏效。"短短数语,既流露出对徐志摩的强烈不满,也直指陆小曼行为失当。
梁启超作为国学大师,其书信必然蕴含深意。在《给孩子们的信》末尾,他特意写道:"品性若未经严格训练,后果将十分严重。基于昨日所思,我特此致信思成、徽因和思忠。"这明显是对林徽因的警示,意在提醒她勿效仿陆小曼的作为。此前,梁启超虽对徐志摩与陆小曼有所批评,但仍期望二人珍视这段姻缘。遗憾的是,他们的婚姻最终因徐志摩空难而宣告终结。
梁启超始终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着子女成长。在重要的人生节点上,他总能为孩子们指明方向,同时细致入微地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。他尤其重视培养子女对婚姻价值的认知,期盼他们能慎重对待每一次人生抉择。
股票配资大全,配资网上炒股配,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