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梅根・马克尔最近是彻底闲不住了,巴黎时装周看秀、纽约慈善晚宴拿奖、华盛顿峰会发言,连洛杉矶的网球锦标赛都要去凑个热闹。
更有意思的是,她走到哪都不忘在社交媒体晒幕后花絮,重点还总放在自己的妆容上,外界早就传开了,这位前公爵夫人怕是要进军美妆圈了。
梅根这波操作真的很有“信号感”。
时装周上,她跟《Vogue》主编安娜・温图尔行贴面礼,还跟澳大利亚导演巴兹・鲁赫曼热络聊天,高端人脉攒得飞起。

纽约的慈善晚宴上,她拿了年度人道主义奖,曝光度直接拉满。
这些活动看着不搭边,其实都在为她的商业版图铺路,毕竟美妆品牌要的就是高端调性和广泛关注度。
社交媒体上的动作更耐人寻味。
她晒出自己在摆满化妆品的桌前涂浅粉色唇膏的片段,还分享了巴黎时装周化妆师团队给她打理造型的过程。
本来以为这些视频是单纯分享日常,结果她的御用化妆师丹尼尔・马丁悄悄把记录所用化妆品的视频删了。

后来有消息说,是因为视频里没把所有用到的产品列全,后续可能会更新版本,但至今也没见上线。
这波删删改改,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在为自己的美妆产品“避嫌”,毕竟要是提前曝光了其他品牌的产品,后续自己的品牌上线就尴尬了。
更关键的线索在她的现有品牌上。
梅根之前推出过生活方式品牌AsEver,主打果酱和葡萄酒,可没想到这个品牌早就注册了化妆品、家居装饰、瑜伽器材等一大堆类别的商标。

前段时间她接受专访时,还提到想“扩大”品牌规模,搞“高度定制化的小型零售合作”,还要兼顾亲民价格和轻奢品质。
这话听着模糊,但结合她最近对妆容的上心程度,傻子都能猜到,化妆品大概率就是她下一步的重点。
动作频频藏线索,美妆布局有迹可循
高盛麦考密克公关公司的瑞安・麦考密克也说了,梅根这就是在试水,想看看公众对她的化妆品系列感不感兴趣。
这个判断很中肯,毕竟美妆行业的利润比果酱高多了,换成谁都想往高收益的领域靠。

而且梅根有430万社交账号粉丝,就算只有一小部分人买单,收益也很可观。
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可能有点骨感。
王室专家金赛・斯科菲尔德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,梅根的品牌最大的症结就是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。
她一会儿做果酱葡萄酒,一会儿又想搞化妆品、家居用品,商业冒险一大堆,却没见她在哪个领域真正深耕过。
如此看来,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操作,很难让消费者建立信任。

美妆行业确实是块香饽饽,这两年出了不少造富神话。
海莉・比伯2022年推出的美妆品牌Rhode,才两年时间就被E.l.f.化妆品公司以10亿美元收购,她直接跻身亿万富翁行列。
赛琳娜・戈麦斯的RareBeauty估值也很惊人,预计明年中旬就能达到27亿美元。
梅根的好友杰米・克恩・利马,之前创办的ITCosmetics在2016年也以12亿美元卖给了欧莱雅集团。
这些案例看着让人眼热,但人家的成功都不是偶然。

行业红利诱人,梅根却缺关键底气
海莉・比伯的Rhode一开始就聚焦屏障修护,只推出了三款核心产品,精准抓住了“成分党”的需求。
赛琳娜・戈麦斯则把品牌和心理健康绑定,主打“包容性”,受众定位特别清晰。
反观梅根,她的品牌至今没有明确的核心方向,AsEver系列本身就显得杂乱拼凑,现在又要跨界美妆,消费者很难搞清楚她的品牌到底想表达什么。
更重要的是,梅根缺乏做美妆品牌的关键底气。

斯科菲尔德就说,她既没有凯莉・詹娜那样的Z世代受众基础,也没有金・卡戴珊在美妆领域积累的公信力。
凯莉・詹娜从十几岁就开始分享美妆心得,靠着真人秀和社交媒体沉淀了十年才推出品牌,粉丝基础和行业口碑都是实打实的。
梅根的公众形象一直围绕着王室、公益,跟美妆的关联性本来就弱,现在突然要转型做美妆博主兼品牌主理人,观众一时半会儿确实难以接受。
本来想她是不是可以从简单的蜂蜡润唇膏起步,慢慢积累口碑,毕竟AsEver已经有了相关品类的基础。

但看她现在的操作,明显是想搞大动作,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反而容易出问题。
而且梅根最近还在纽约会见了新任《Vogue》主编克洛伊・马尔,看得出来她想在时尚圈进一步发力,为美妆品牌铺路。
可就算有了媒体资源和高端人脉,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扎实的产品基础,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站稳脚跟。
名人跨界美妆成功的案例不少,但失败的更多。
很多好莱坞明星都曾推出过个人美妆品牌,最后都因为定位模糊、产品力不足而草草收场。

梅根现在的情况更特殊,她的商业行为一直伴随着争议,品牌连贯性的缺失会让消费者逐渐麻木。
如果她不能尽快确定核心方向,集中精力深耕一个领域,而是继续这样四处撒网,恐怕正规品牌和投资者都会对她敬而远之,到最后商业机会只会慢慢枯竭。
梅根退出王室后,一直努力想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,这份野心值得肯定。
美妆行业确实有巨大的发展空间,但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。

它需要清晰的定位、持续的深耕和足够的行业公信力,而这些恰恰是梅根目前所欠缺的。
未来梅根的美妆品牌能不能顺利落地,还是个未知数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要是她不能解决品牌连贯性的问题,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就算靠着粉丝流量赚了第一桶金,也很难实现长期发展。
毕竟美妆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,光靠名气和流量,是撑不起一个品牌的长久生命力的。
股票配资大全,配资网上炒股配,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