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门安茶,安徽特产的小众黑茶,在当地素来流传着“安六气养六腑”之说。所谓“六气”,实则指的是风、寒、湿、暑、燥、热这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。
作为徽茶南下的先锋,祁门安茶南销之路的起点便落在了广东佛山,后逐渐凭借独特的品质与突出的功效,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了两广以及港澳、东南亚等岭南地区。
图片
譬如民国二年(1913年)的祁南义顺茶号底票云:“启者,自海禁大开……本号向在六安选制安茶运往粤省出售,转销新旧金山及新加坡等埠,向为各界所欢迎。”
另据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的《中国茶叶之经济调查》记载:“祁门安茶行销广东,产额约3000担左右。”足以见得,民国时期祁门安茶市场之广阔。
图片
“楼上喝安茶,楼下喝普洱”这句流传于两广、香港等岭南地区的民谚,就揭示了民国茶楼的阶层图景——低层散座多消费普洱茶,楼上雅间专宠祁门安茶。
而今探究安茶迅速扎根并畅销岭南的深层原因,皆因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交的岭南地区,终年高温不散、湿气弥漫,形成了古人常惧的“瘴疠之气”。
图片
经独家“夜露”工艺(寒露时置于室外吸收一晚夜露、短暂发酵)精制的祁门安茶具有“消除瘴气”之功,与岭南的湿热气候形成了一种近乎天作之合的供需关系!
这一点,在当年诸多安茶号的茶票上得到了最直接有力的印证——胡钜春茶号直言其“饮之可消烦避瘴”,先义顺茶号强调了“居热带者尤能消瘴疫”。
图片
另有胡天春也宣告了祁门安茶“避疫除瘴”之功,汪福春茶号则精准提出蕴含中医调理气机、排除体内湿浊邪气、提升清阳之气的“降浊升清”理念。
这些跨越时空流传下来的茶票文字,是安茶号基于市场反馈和实际功效提炼而来的。在缺医少药的年代,安茶被视为对抗岭南湿热瘴气的“圣茶”盛行开来。
图片
尤其是上了年份的陈年老安茶,褪去火气后苦涩感降低,滋味醇爽、甜润生津,还陈化出独特的“箬叶沉香”。不仅适口性更佳,清热解毒、化解湿浊的作用也更显著。
临近伏天,湿热交蒸,岭南人民严选的祁门安茶正当时!作为后发酵的黑茶,品饮安茶泡、焖、煮皆宜,建议先快速醒茶一道,去除杂味、激发茶香、利于茶滋味。
图片
历久弥香、药性突出的祁门安茶除了常规的清饮法,还适合配伍调饮。今天,小懂带你解锁三种祁门安茶的花式喝法,伏天养生更对味!
图片
箬叶+安茶
祁门安茶除了药效令人称奇,以竹篓为骨、箬叶为衣的独特外包装也是一奇,因外观形似小竹篮,早期行销两广及南洋之地时赢得了形象而亲切的别名——“篮茶”。
图片
这种就地取材山林中的老竹与箬叶化为防潮、隔异味、守护茶香的天然屏障,也为安茶转化出独一无二的“箬叶沉香”奠定基础,堪称茶界“道法自然”的典范。
此外,味甘、性寒,归肺、肝经的箬叶具有清热止血、解毒消肿之功,台湾资深茶人陈淦邦在《孙义顺品茶记》中更是指出:“陈年六安茶竹叶,有特殊食疗功效。
图片
而对于祁门安茶的品鉴,陈淦邦先生自有妙方推荐——撕下一小片箬叶与安茶同泡,让茶汤在岁月陈韵之外,更彰显清幽的箬叶沉香,别有一番滋味。
因此,当你打开一篓历经岁月沉淀的陈年老安茶时,不妨取一两片泛黄的箬叶入茶一起冲泡,品饮茶香、箬叶香相互交织带来的层次感,养生效果也更上一层楼。
图片
金银花+安茶
常用的中药材金银花与祁门安茶的适配度也很高,金银花主攻清热解毒、疏风散热,而安茶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一书中也有“此茶能清骨髓中浮热,陈久者良”的批注。
图片
二者搭配在一起可谓是“强强联合”,清朝博学多才、精通医术的年希尧(《甄嬛传》中年羹尧、年妃之兄)就曾以陈年安茶配伍金银花挑战令人闻风丧胆的“天花”。
“有异传终身不出天花法,用金银花拣净七两,六安茶真正多年陈者三两,共为粗末,冲汤代茶,每日饮数次,终身不出天花,虽出亦稀,极验。”
图片
此配方中的“六安茶”指的就是越陈越佳的祁门安茶,其精妙之处在于严格按“3:7”的比例,取地道的陈年安茶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配伍,与天花的发热症状正好对症。
而年希尧这一独到发现并非湮没于历史尘埃,乾隆三十年(1765年),由清代著名中医学者、本草学家赵学敏编撰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完整收录了这一珍贵茶方。
图片
这为金银花与陈年祁门安茶的配伍提供了权威背书,在年初的甲流肆虐时期,也有不幸中招的茶友跟我们反馈“安茶+金银花”搭配煮饮缓解了诸多流感不适症状。
图片
安茶+新会陈皮
以“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”为核心功效的新会陈皮也不失为伏天调饮祁门安茶的好选择。二者皆以“陈”为贵,它们的相遇不是简单叠加,而是“陈上加陈”的绝妙碰撞。
在普洱茶界颇负盛名的陈国义先生,其味蕾探索却不止于普洱茶,他还开创性地从“即时冲泡”与“融合陈放”这两个方面联袂了新会陈皮与祁门安茶。
1.即时冲泡
陈放多年的祁门安茶与新会陈皮(大红柑的干果皮)同泡,沸水激荡下,老安茶独有的箬叶沉香与陈皮标志性的柑香果韵交织,层次丰富、带来愉悦的品饮体验。
图片
不仅如此,祁门安茶与新会陈皮的搭配更实现了“1+1>2”的养生效果,安茶的清热祛湿与陈皮的理气健脾相得益彰,不失为伏天调理脾胃、对坑湿热的佳饮。
2.融合陈放
陈国义先生还尝试将祁门安茶与新会陈皮融合在一起进行贮藏陈放,他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最佳融合配比——1斤祁门安茶搭配2片新会老陈皮(《安茶史话》记载)。
按照这个比例配置好安茶与陈皮后共同陈放,短短2年时间,陈皮中的活性物质与安茶的内含成分在密闭空间内“药性相吸,香韵互融”。
图片
随着配置陈放的时间越久,二者融合的愈发浑然一体,即便冲泡时只取安茶、不放陈皮,茶汤中依然会清晰地透出清新怡人的陈皮香气,滋味醇厚丰富。
若觉得漫长的融合陈放过于煎熬,也可选择直接搭配冲泡。小懂建议取8克祁门安茶搭配单片新会陈皮,即可很好地品饮陈皮安茶富有层次感的口感。
图片
总之,箬叶增清香、祛暑气;金银花添清凉,解热毒;陈皮助运化、醒脾胃—— 三味相佐,与祁门安茶清热祛湿的本性相辅相成,共同编织一张抵御暑湿的养生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大全,配资网上炒股配,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